心理健康素養

心理健康素養簡介

心理健康素養
更新於 2025年08月04日
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, WHO)的定義,健康素養是促進公眾在醫療護理中獲得自主與參與的結果。它不僅是健康知識,更是應對健康挑戰的能力,無論是照顧自己還是尋求專業協助時。具備健康素養有助於作出明智的健康選擇,發揮個人健康潛能。然而,心理健康素養(Mental Health Literacy)是整體健康的重要一環。

參考自阿爾伯塔省政府 Recovery Alberta 相關的課程內容,心理健康素養建立在四個概念之上:

  1. 了解什麼是良好的心理健康: 包括認識到有助於改善心理健康的因素,並知道如何維持它。
  2. 識別心理疾病和心理治療: 讓個人具備識辨心理疾病的徵兆和症狀,並了解可用的心理治療方案。
  3. 減少污名化: 挑戰和減少與精神疾病相關的負面刻板印象和歧視,營造接受和支持的環境。
  4. 增強求助效能: 有效求助的實用技能,包括知道如何尋求支持,並了解此過程中會發生什麼,以及爭取最佳護理的方法。

參考文獻

  • Kickbusch, I., Pelikan, J. M., Apfel, F., & Tsouros, A. (2013). Health literacy.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. https://iris.who.int/handle/10665/128703
  • Kutcher, S., & Wei, Y. (2017). Mental health and high school curriculum guide (Version 3). Mental Health Literacy Curriculum.